遵道幼稚園

Abiding Kindergarten

地址: 新界元朗南邊圍

電話:   2475 6996

電郵: [email protected]

傳真: 2475 2113

2023/24 學年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概覽: 連結

校監張慧敏女士
校長梁子民先生
學校類別幼稚園教育計劃資助學校
學生性別男女
辦學團體遵道慈善教育基金
宗教不適用
創校年份2014
校訓能行智樂
學校佔地面積約 900平方米
教學語言中文
校車服務學校私家小巴 (保姆車)
學費
堂費
報名費$40
留位費$970(附條件式可退回,詳情請參閱收生安排)
其他收費請參閱雜項收費
課室數目 6
禮堂數目 1
戶外遊樂場 1
室內遊樂場 1
特別室 多功能活動室、資源室。
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
註冊教師數目 16
學歷及專業培訓 (佔全校教師人數%)
幼兒教育高級文憑 100%
幼兒教育學士 63%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 6%
特殊教育培訓 6%
年資 (佔全校教師人數%)
0-4年 31%
5-9年 38%
10年或以上 31%
2023/24學年
上午幼兒班 班數2
下午幼兒班 班數1
上午低班 班數2
下午低班 班數1
上午高班 班數1
下午高班 班數1
班級教學模式
全校採用「以兒童為本」方式教學,運用多元化教學活動,積極培育學生從遊戲中學習、發現式學習、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
發展目標評估重點

評估重點

品德發展

(德)

· 幼兒初步建立是非觀念,展現正面價值觀

· 幼兒表現自信,具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

· 幼兒與人和睦相處,亦會尊重別人和自己的不同,與別人建立良好關係

· 幼兒初步認識自己於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國家和世界不同生活範疇的角色和責任

認知和語言發展

(智)

· 幼兒展現求知欲,對周圍環境的人和事物感興趣

· 幼兒掌握簡單的數理概念,具基礎的分析、推理、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

· 幼兒有良好的語言發展,能表達思維

身體發展

(體)

· 幼兒認識自己的身體感官

· 幼兒表現專注和有良好的觀察能力

· 幼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

· 幼兒能控制大小肌肉活動(粗動作/精細動作),肢體動作協調

· 幼兒知道身體機能的限制,建立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

情意和群性發展

(群)

· 幼兒認識自己的思想和情緒,能以適當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及需要

· 幼兒樂於與人溝通交流,在熟悉的環境表現自信

· 幼兒具群體精神,樂意與人協商和合作

美感發展

(美)

· 幼兒關注四周環境中的藝術媒介,表現好奇

· 幼兒樂意分享對藝術作品的感受

· 幼兒發展創意及想像力,並享受創作的樂趣

· 幼兒喜歡欣賞四周的事物,主動參與藝術活動

 

早、午會 /全班或全組活動(清潔檢查、談話、生活經驗分享) 15分鐘
學習活動和自選區角活動 (例如:建構遊戲、創作遊戲、探究遊戲、操作遊戲、社會遊戲、語言遊戲) 75分鐘
體能活動、音樂活動和藝術活動 45分鐘
排洗 20分鐘
膳食(清潔、茶點、午膳) 15分鐘
離園整理活動 (整理及分享活動經驗、談話、兒歌) 10分鐘
一般上學時間 上午班 09:00  下午班 13:30
一般放學時間 上午班 12:00  下午班 16:30
備註 開辦學藝班 – 多元智能
  • 利用多媒體教學,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,鼓勵自學
  • 新設電子借書系統,推展閱讀圖書活動,建立閱讀文化
  • 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課,透過美感教育課程,培育個人成長及公民意識,提升個人素養
  • 學藝班:幼兒武術、珠心算、體操、繪畫、劍橋英語、朗誦、Phonics、Lego

促進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各方面的均衡發展,達至全人教育的目的,讓幼兒能夠從遊戲中學習。適當引入資訊科技設備輔助教學,

培育尊重、欣賞和珍惜身邊環境和大自然的價值觀和態度

學校管理
學校管理架構 校監、校長及行政組。
環保政策
  • 學校致力推動節能、減碳、回收廢物和校園綠化等政策。
  • 學校以電子通告代替傳統的紙張及回條。
  • 學校已申請「採電學社計劃」,藉此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供學校使用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。
學校關注事項 1. 推行「感恩珍惜積極樂觀」,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。 2. 加強「從遊戲中學習」,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教學規劃
學習和教學策略 1. 設計多樣化的學習活動,配合資訊科技,發展多元化教學模式。 2. 透過主題學習、分組活動、專題研習、網上學習,促進學生互動,強化自學能力,提升學習效能。
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參加了為期2年橫跨3個學年的香港「安吉遊戲」學習圈計劃
共通能力的培養 透過單元教學,設計不同情境,讓幼兒學會合作學習、分組討論及角色扮演等多元化學習活動,發展解難、溝通、協作及創造力等共通能力。透過生活化的主題,設計適切的學習活動,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,為學生日後的學習及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培育學生以七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:「堅毅」、「尊重他人」、「責任感」、「國民身份認同」、「承擔精神」、「誠信」和「關愛」,作為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的方向。透過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及課程,如:班級經營、自主學習、品德培育活動、健康校園、國民身份認同及服務學習等,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。
學生支援  
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採全校參與模式,設幼小銜接課程,非華語學童中文輔導課程及駐校社工服務
融合教育 本校參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,由東華三院陽光孩子中心,為有學習困難及特殊學習需要的幼童提供到校支援服務,例如:言語治療服務,以提升其學習動機與成效。由輔導主任負責「及早識別計劃」及建議「轉介」的資訊。
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,幫助他們學習中文:由輔導主任及南亞裔教師,提供課後支援課程給有學習需要的非華語學生。
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根據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,配合學校發展方向,訂定校本課程。因應幼兒的學習興趣及能力,進行課程調適。
家校合作及校風
家校合作 設家長義工隊,學校每年均舉辦多項活動,如親子旅行、主題生日會、聖誕聯歡、親子盆菜宴、親子細運會、興趣班比賽。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,發揮家校合作精神。
學校發展
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為一學習型的組織,透過校內、校外的工作坊、研討會、專業培訓和交流,持續優化學與教效能。